房地產企業再融資閘門似乎悄悄被打開,一方面,8月共有12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發預案,預計融資達到306.7億元。另一方面,8月份已經實施定增方案的企業并未出現上市房企。可見,上市房企再融資宣布定增預案的聲音遠遠大于實施定增的實際案例數量。有媒體報道,證監會有關房地產企業再融資的審核細則最快將在兩三周內制訂完成。在監管層并為推出相關細則的時間點上,上市房企再融資展示出“蠢蠢欲動”的姿態,背后或蘊藏玄機。
上市房企再融資靜待相關細則
據報道,目前至少有兩家房企被證監會口頭通知“暫緩報送”再融資方案,一家公司擬定增募資數十億元用于房地產項目,另一家公司擬發債。從流程上看,兩家企業再融資方案均已通過股東大會審議,若證監會受理且審核通過,將成為首批房企再融資重啟案例。目前來看,其推進還須等待相關細則。
截至目前,共有超過16家房企披露定向增發預案,融資大多用于房地產項目開發。另有數家房企涉及資產注入和債券發行。總募集資金額超過530億元。
其中,五家房企的定向增發預案被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分別是:三湘股份擬融資12億元,投向三湘海尚名邸、虹橋三湘廣場等項目;新湖中寶擬融資55億元,投向上海新湖明珠城三期三標段、四標段,及上海新湖青藍國際項目;宋都股份[0.20% 資金 研報]擬融資15億元,投向南京南郡國際花園項目及杭州東郡國際三期等項目;金科股份[-1.28% 資金 研報]擬融資43.24億,投向西安鳳城二路項目、重慶開州財富中心項目,以及重慶江津世界城項目;北京城建擬融資39億元,投向北京世華龍樾項目、北京海梓府項目、北京上河灣項目、北京平各莊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等。
實際上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已經實施定增方案的企業并未出現上市房企。統計顯示,8月份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方案,環比減少11.1%;融資金額總計179.4億元,環比減少2.5%。從實施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上來看,8月份16家實施定增的上市公司行業分布較為分散,制造業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發數量居前,能源及礦業公司緊隨其后。
分析師李玲表示,自2010年以來,作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產企業的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已經停滯三年多時間。8月2日,新湖中寶披露了55億元的定向增發預案后,上市房企再融資方案陸續出爐,8月共有12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發預案,預計融資達到306.7億元。
上市房企“身未動 心已遠” 預案背后藏玄機
8月份,共有12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發預案,預計融資306.7億元。據報道,A股市場的再融資進入密集期,而讓人尷尬的是,證監會對上市房企的再融資計劃始終不肯松口,已經連續七次表態“口徑未變”,但上市房企們集體再融資的激情卻絲毫沒有因此而改變。有資深證券評論專家表示,房地產企業集中公布再融資方案,絕不會是空穴來風,如果沒有管理層的授意,不可能出現多家房地產公司集體提交再融資方案的現象。
面對上市房企再融資,很多投資者不解,一邊是證監會連續七次表態不會對上市房企再融資松綁,另一邊上市房企卻誓不罷休,不斷采取“逼宮”姿態,再融資的隊伍在不斷擴大。上市房企集體闖關式的推出再融資計劃背后或者深藏玄機。
上市房企這次扎堆集體推出再融資的計劃,意在向市場宣布,上市房企堅定看好國內房地產后市的態度沒有改變。雖說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仍在堅挺上漲。百城房價已連續第14個月上漲。但是也發生了“價漲量滯”的不盡人意的一面。很多人擔心,目前全國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樓市拐點已經臨近。而這次上市房企扎堆再融資,就是意圖打消民眾對房價將會下跌的預期。
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成本實在太低了。目前股市不管是IPO還是再融資都有一個不容輕視致命缺點,那就是“重融資,輕回報”。如果上市房企通過股權再融資,除了發行費用之外,幾乎無需再支付其他融資費用,這比向銀行貸款、信托等融資方式要劃算得多,房企的融資成本無疑將大幅下降。
歸結來看,上市房企集體推出再融資計劃的背后深藏玄機:一、通過推出再融資計劃來試探決策層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是否“真心”?二、通過再融資計劃讓房地產市場潛在的購買者放心,這么多上市房企都因看好后市而再融資,你們就不必為房價是否出現拐點而猶豫不決了。三、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成本實在太低,在如此大的利益面前不想融資才是不正常!如此看來,上市房企集體再融資更像雷聲大雨點小,并不一定會被監管部門通過。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上市房企們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