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房地產一路前行,博鰲房地產論壇至今已歷十二載,見證了行業曾經的春風得意或彷徨無措,有過黃金十年也有晦暗歲月,但終究還是跨過所有羈絆,走到了第十三年的門前。
進入新改革時代,如果說房地產已經被部分巨頭壟斷了絕大部分的影響力和商業利益。那么,我們在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完全有必要尋找更多新的聲音、新的面孔及內在多元素的新力量,這樣也許可以看到更不一樣的未來。
8月13-16日,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將在海南如期開幕,圍繞論壇主題“改革時代的地產新力量”,記者遍訪眾多重量級經濟學家、行業大腕、企業領袖等人士,推出“改革時代的地產新力量”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系列報道。
2013年對于凱德集團來說,是一定會記錄在集團發展史冊上的年份。這一年,凱德集團的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
1月11日,新加坡嘉德置地宣布,公司中文名稱正式更名為凱德集團,“凱德”品牌將成為集團統一的中文標識適用于原嘉德置地全球業務范圍。
同時,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明彥宣布,自2013年起,凱德集團將重組組織架構,集團將精簡為凱德新加坡、凱德中國、凱德商用和雅詩閣有限公司(雅詩閣)四個主要的業務單位。通過精簡布局以明確其專注于核心市場的策略并提速自身發展潛力。
精簡后,凱德將聚焦在新加坡和中國兩大核心市場,集團的開發及房地產金融業務將以屬地原則進行統一管理。
中國顯然已經成為凱德集團的重點業務之一。目前,凱德集團在中國40多個城市運營超過130個項目,開發規模超過2200萬平方米,總管理資產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在凱德集團總資產中,中國部分占比高達近40%。
林明彥表示,中國市場在未來20年內依然是最有活力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中國將一如既往作為凱德集團的核心市場,未來3-5年內中國的資產總值集團占比至45%這一發展預判保持不變。
據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明彥對媒體透露,2013年上半年,凱德于中國的住宅成交額同比增長了三倍多,主要銷售貢獻來自上海的項目嘉博名邸和茂名公館、成都的項目凱德風尚、深圳的項目公園道(為深圳來福士項目一期產品)以及昆山的項目凱德都會新峰。
對于在中國未來具體將如何擴張,林明彥表示:“發展城市綜合體會是我們長遠計劃和重視的一項最重要的戰略。”
以下是媒體對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明彥先生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采訪實錄:
新一屆政府上臺至今房地產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您認為新一屆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是什么?
從今年3月新一屆中國領導層正式接班至今僅幾個月,很難說房地產行業在如此 短的期間內發生了什么特別顯著的變化,但普遍達成的一個共識是,由新一屆領導層明確的新型城鎮化這一條中國未來發展的道路在放緩發展速度的同時更為注重城 鎮化的質量,在這個大背景下的房地產業將有望獲得更為平穩、健康、均衡的發展。
具體就地產行業來說,中國政府自2010年以來,一直在抑制樓市投機,控制房價過快 上漲,并調整房地產市場結構,以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可以留意到,在3月底的時候,李克強總理曾經公開重申,政府有決心控制房價上漲并防止再 度形成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的局面。如果再觀察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的話,還可以發現,政府提出了要創新金 融服務,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以及助推消費升級。可見,未來一段時間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方向還將繼續保護和鼓勵居民首次購房,投資、投機性需求仍將受 到抑制,以滿足首次置業需求為商品住宅建設主要導向。我們預期,新一屆政府仍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對房地產行業的主體思路,但可能在政策措施上有所變 化。
一直以來,對于中國政府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種種部署,作為一家立足于長遠發展、深耕中國的國際性企業,凱德都非常歡迎、并支持。
“國五條”出臺之后,大部分城市并未出現“量價下跌”的狀態,原因是什么?未來的樓市會如何發展?
我們也觀察到近幾個月來中國的樓市表現的確強于一些預期,市場處于比較活躍的成交水平,我認為這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一個結果,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試著對此進行簡單分析: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目前中國的房地產需求依然強勁,一方面,核心城市主流住宅產品 供不應求是當前的一個現狀,另一方面,旺盛的剛性需求依然表現強韌;而整個市場來看的話,總體購買力都是比較充足的。其次,調控政策對樓市的作用是復合性 的,譬如說,各地方政府加強了對房價的監管和干預,但在取得平抑房價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加劇了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再次,“國五條” 的具體實施還在逐步落地之中。另外,不要忽視了,導致今年各項市場數據均出現了提升的一個原因還在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效應和今年以來由于市場向好開發商普 遍減少了優惠幅度。最后,不得不提的是,2012年下半年中國放松了信貸,貨幣政策的調整必然會影響中國房地產的走勢。
要準確預判未來樓市發展是很難的。在現今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房地產市場與資本的 流向往往密切關聯。過去10年,國際資本在非儲備貨幣國家形成巨量流動,造成了新興市場國家通脹和資產價格的上漲,以及國際大宗商品的10年牛市。所以, 我認為有必要對國際資本流動和本國貨幣供給給予必要的關注。與此同時,我想強調的是,長遠來說,影響房價的核心因素還是供求關系。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 強所說,城鎮化可以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對應到房地產行業的話,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進程都會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奠定非常堅固的 基石,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勁的房地產市場。單看住宅市場的話,雖然政府會抑制投機投資需求,但同時也會支持包括首次置業和改善性購房在內的居民合理性購 房需求,所以我們還是看好中國樓市現在到未來20年的成長。
能否介紹一下上半年凱德在內地的物業銷售情況?公司對于全年銷售有什么樣的目標和規劃?
根據一季度的財報,今年以來,凱德各項業務保持了均衡、穩健的發展態勢。其 中,中國的住宅成交額同比增長了三倍多,主要銷售貢獻來自上海的項目嘉博名邸和茂名公館、成都的項目凱德風尚、深圳的項目公園道(為深圳來福士項目一期產 品)以及昆山的項目凱德都會新峰。
一直以來,凱德集團都致力于追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住宅、商務、購物商場、城市綜 合體、服務公寓等房地產的多元領域深入發展,穩健、有序拓展在華業務。2013年,凱德中國的住宅交付量將超過3000套住宅,總值約90億元人民幣;此 外,將有3個商場和8個服務公寓物業于今年開業運營。
全國各地土地交易非常活躍,您怎么看待這樣的土地市場表現?對于凱德而言,是否為補充土地的好時機?
進入2013年,中國的土地市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回暖趨勢,在成交量、成交價格、溢價率等方面都呈現出上行態勢,尤其是在一些熱點城市,土地市場競爭激烈。我想,個中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點:
從市場因素看,房地產市場持續向好,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日漸加劇,而近兩年來房企的 土地儲備大幅減少,企業有增加土地儲備的需求和資本。從政策層面看,歷經多年的調控,人們對房地產市場已經有了更理性和深入的認識,開發商和消費者的心理 預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土地市場上。從企業戰略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購買力相對較弱,部分品牌房企的經營戰略重心由三四線重新轉向一二線城市,加劇 了重點城市土地市場的競爭程度。同時,還可以看到去年以來房地產貸款優惠利率再次出現,在中國實體經濟不樂觀的情況下,一些寬松貨幣也進入房地產尋求獲 益。
就凱德來說,一直是秉承穩健的發展策略,從當地經濟發展前景、市場需求和供給、區 位、配套等方面綜合評估,開發適合的項目和產品。如果單看今年的話,凱德目前拿了兩塊地,一塊是6月剛確定的位于上海漢中路的地塊,通過和上海申通地鐵集 團的合作,我們將在該地塊打造11萬平方米的綜合體項目;另一塊位于武漢漢口地區,將建設30萬平方米的商業娛樂綜合體。
凱德集團未來的擴張方向、途徑是什么?最合適的機會來自哪些方面?
今年年初,凱德因應發展需要進行了集團范圍內的架構重組,將業務精簡為四個 主要的業務單位――凱德新加坡、凱德中國、凱德商用和雅詩閣。精簡后,在新加坡和中國這兩大核心市場,我們的開發及房地產金融業務將以屬地原則進行統一管 理,而在購物中心和服務公寓領域具有核心專業技能的凱德商用和雅詩閣,將繼續以專業歸屬實行跨國管理。作這樣的架構調整,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 運營效率和溝通流暢度,更敏銳、更靈活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回應。
那么,對凱德來說,機會在哪里?顯而易見,正如我上述的分析,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 市場在未來20年內依然是最有活力的房地產市場之一,對國際開發商來說無疑也會提供很多發展機會。所以我們首先明確的是,中國將一如既往、繼續作為凱德集 團的核心市場,未來3-5年內中國的資產總值集團占比至45%這一發展預判保持不變。
而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凱德具體將作何擴張?我可以說的是,發展城市綜合體會是我們長遠計劃和重視的一項最重要的戰略。這是因為:
一方面,我們看到,在推進城鎮化轉型發展的進程中,城市對商業、商務、居住、娛樂的 綜合需必然將不斷增長。大家可能都有關注到,國土資源部的官員在最近(6月)也特別提到了“土地高效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的問題。實際上,城市綜合體的概 念正是源自于土地的集約化利用。拿一個綜合體來說好了,底下可以做商場,高層可以做寫字樓、酒店,以這樣的方式提供豐富的業態和服務,在滿足了城鎮居民多 元需求的同時,土地的價值也得到了一種理想的釋放。
另一方面,需要承認的是,綜合體對于企業開發、運營管理、資產資本化等綜合能力的要 求相比于其他房地產業態會更高,而這恰恰可以更大地發揮凱德綜合能力強的競爭優勢。自從1994年進入中國以來,凱德在中國開發的綜合體項目總面積已近 365萬平方米;其中,我們的旗艦品牌來福士的總開發面積超過290萬平米,建成后價值達600億元人民幣。令我比較欣喜的是,這么多年來,在中國的八座 來福士在產品規模、設計、業態等方面其實都不斷地在進行提升。比如,最早的上海來福士廣場由辦公樓和商場組成,到北京來福士中心就開始加入了服務公寓業 態,2012年動工的重慶來福士廣場則真正比較完整地實現了包括酒店、購物中心、會展中心、交通樞紐等多種物業類型的有機整合。
在未來,我希望的是通過綜合體,凱德在中國的三個業務板塊凱德中國、凱德商用(中 國)、雅詩閣(中國)能更好地協同發展,并集中釋放我們在住宅開發、商場運營、服務公寓運營、地產金融等方面的專業優勢;與此同時,在每一個城市綜合體的 打造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真正將一種全球化的視野注入其中,注重綜合體的可持續發展與增值,兼顧生態、文化與智能。
凱德的發展模式是很多內地房企的學習方向,內地房企如果試圖打造凱德的結構模式,應該如果進行?
進入中國市場19年來,得益于大膽前瞻的業務創新與業務整合,多元的融資渠道,成功的資本回籠模式,凱德在中國的的確取得了比較平穩的發展。可能在其中,業界普遍比較關注的是我們的多元業務模式和整合能力。
的確,凱德管理的資產鏈條比較完整,包括了住宅、寫字樓、購物商場、服務公寓、城市 綜合體、金融產品等房地產產業鏈上的內容,這就一方面確保了在房地產投資、開發、運營、資產管理等各個環節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 較好地控制了各種經營風險。跨領域業務發展和整合是目前較少中國房企會采用的運營模式,卻也正是凱德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以我們的來福士品牌為例,對每一個來福士項目,凱德都邀請世界級知名建筑大師根據項 目自身特點度身設計、打造,建成后就交由我們經驗豐富的運營管理團隊進行管理――購物商場部分交由凱德商用管理,服務公寓由雅詩閣管理;此外,我們成立了 來福士中國基金,持有基金的50%并充當基金管理者的角色,確保持有者和管理者的一貫性,從而保證項目的穩定性和后期持續升級。以上這些,都讓我們在項目 前期規劃、設計時就充分考慮到后期運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保證了來福士品牌的品質延續和資產升值。
至于可以和內地房企交流的經驗,我想強調的是,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其核心還是在于 人。我曾經說過,對凱德那么多年來在中國的發展,我最滿意的是我們的人才隊伍。正是因為凱德培養、擁有了一支在房地產開發、商場管理、服務公寓運營等各個 領域都具備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專業團隊,我們才能不僅自主開發、持有項目,也有豐富的經驗和能力進行自主管理。
其實,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可以看到有很多成功的中國房企在許多領域已經 做得非常專業、優秀,我們也在不斷向他們學習。我相信,通過相互競爭和學習,無論是本土的房企或是像凱德這樣的外企,都在不斷提升競爭力,中國的房地產行 業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健康、專業,而最終受益的是中國的經濟和國民。
在進一步加強調控的背景下,您如何理解“地產新力量”?對您來說,“新力量”指的是什么?
根據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環境,可以預見,中國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 快速增長的十年、完成了資本和經驗積累后,接下來一段時間,將有望從過去的高速發展時期過渡為穩健優化發展時期,整體產業格局向平衡、優質、精深的方向深 化。在這種形勢下,企業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變得勢在必行。這個“轉型升級”的內涵是很豐富的,絕對不僅僅是簡單地由住宅開發轉向商業開發,一定還包括商業 模式、盈利模式、產品結構的轉變等等。盈利模式方面,以土地價值轉移為主向以管理報酬和風險報酬為主轉變將是趨勢;相對應的,商業模式將由規模速度型轉為 質量效益型、由散售轉為持有,而產品結構方面,現在的以住宅開發為主將轉向更為多元化的開發,商業地產、產業地產、旅游地產、文化地產、養老地產等新的業 務領域都會有更廣的拓展空間。
對凱德來說,其實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樣一個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內需消費升級的房 地產行業發展新形勢下,發揮自身優勢、做中國市場有特色有擔當的一員。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凱德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那么多年的國際化實踐經驗,所以我想,在 這方面我們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商場運營、綠色建筑、房地產金融等,我們都有很多不同的理念和經驗可以帶到中國來。所以,未來凱德將會利用多年的跨國 跨領域知識,結合本土經驗,引入更多適合中國國情的國際化的產品消費理念與金融創新模式,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變革注入創新動力。